#刚峰观台湾#如果单从湖光山色来看,日月潭的自然风光不如海南儋州松涛水库及定安南丽湖;从人文历史邵族先祖从阿里山追一头白鹿的故事,也没我们黎族鹿回头优美,然而日月潭却成为世界著名景区!为何?走在没门票景区山道上,我想还是晚上再说!
昨晚因到集集镇非常有感觉,写了一个老火车站的轶事贴,当晚就被南海网\新浪\腾讯\凤凰\等网站推荐到了首页。今夜入缩高雄,下午,从阿里山下山,一路上,与我同行的海南旅游业资深人士森林酒店总经理冯清雄说,你今晚一定写出来,因为这二个景区与海南有太多的相似,为何台湾做的这么有名气而海南却一直没有跨过琼州海峡?
其实,海南的自然风光的确比台湾要强,记得我出发前南海网社区总监秋雨也跟我说过这样的观点,但海南的旅游比台湾至少落后数十年,不管我们自称什么国际旅游岛,在旅游客的眼里,我们知道,海南落后的不只是服务意识与旅游观念,而且在市场营销包装上几乎还是一个初手。就台湾的日月潭而言,尽管它的知名度曾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曾有读过,日月潭也有许多历史故事的沉积,还有一些佛庙的传承,当然还有老蒋与风水布局的轶闻趣事的流传,但真正让日月潭兴旺起来的却是从一个卖茶叶蛋的阿婆的故事开始。
这个阿婆名叫邹金盆,今年82岁,是本地邵族人,从二十多岁开始在日月潭玄光寺码头旁卖茶叶蛋,一卖就是近一个甲子。
其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因为大陆央视采访而名闻天下,蜂涌而至的大陆游客会将自己的茶叶蛋一夜爆红,一天可以卖出五六千颗茶叶蛋,并被誉为“全台湾最好吃的日月潭茶叶蛋”,而带旺了日月潭的旅游。大凡到日月潭旅游,导游都会介绍阿婆鸡蛋,阿婆的鸡蛋已成为日月潭甚至台湾旅游的一个响亮亮的品牌。以至于成为一句经典名言:到台湾不到日月潭等于没来台湾,到日月潭不吃阿婆鸡蛋等于没来日月潭!
一颗小小的茶叶蛋,因何有这么大的魅力?
我看有二点值得海南学习与思考:
一是阿婆的茶叶蛋有独特的配方,也就是地方传统小吃特色诱惑人。比如,阿婆利用南投当地的阿萨姆红茶及埔里香菇,放置在山泉里,熬制独特卤味的香菇茶叶蛋,其整个熬制流程包括选蛋、洗蛋、煮蛋、敲壳、卤蛋等多道工序至少要5-6个小时,才会由一个生鸡蛋变成“阿婆茶叶蛋”。这就是特色!
当然,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小吃不只是在台湾,在海南,在全国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如果没有机缘,要响誉天下也难。那台湾阿婆缘何会有如此的机缘呐?这就是第二点,因为两岸政治因为民生因为阿婆的独特身份,让两岸的政治人物新闻单位同时免费帮阿婆做了无形的广告。
其实,在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居民直接赴台旅游之前,阿婆的茶叶蛋卖的一般。可以说,那时的阿婆只是一个小摊贩,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后,日月潭的游客多很多,人气旺了生意自然好做。因为生意好,阿婆的少数民族的身份与年级及一生的沧桑和她的摊位,自然就成为大陆客光顾的景点,一拨拨的大陆客吃了好的茶叶蛋回来后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就把她的名气带回了大陆。
不得不佩服央视的新闻视觉,一个少数民族的阿婆的小摊贩艰苦求生卖鸡蛋的故事,符合两岸的公倍数,于是,央视走进台湾剧组专程单独采访了阿婆,并把她的故事搬上屏幕,一夜间,阿婆成为两岸的新闻人物。
有了名气,阿婆的摊位自然因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并搬进景区专门设计的木屋内,阿婆也成为景区唯一获得执照的摊贩。有了名气,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也赶过来加持,许多赴台访问的大陆领导如湖北省长王国生等在现场都直夸阿婆的蛋“好吃”!
这大概就是阿婆茶叶蛋带旺日月潭的背景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说,阿婆卖的不仅仅是土鸡蛋,而是卖的是两岸特殊的政治!
从阿里山出来,寻找一头白鹿的邵族的祖先们,谁也不会想到,在祖先传说中“我们的右手边是日潭,左手边是月潭,中间的小岛叫拉鲁岛。”音乐中,他们的后裔会有一个这样的阿婆,在湖的岸边,用一个茶叶蛋,将两岸分割半个世纪的亲情,就这样温柔地联系起来了,并且将会有更多台湾的阿婆阿公等,用他们的辛勤故事将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从此,一脉相承续在一起了!
我上日月潭时,阿婆不在,现引用网友太阳神的照片,或许照片中的阿婆因卖蛋而富裕起来了,沧桑与贫困已远离了阿婆的脸!
评论